健康丝路上的青年疾控人足迹:李哲上半年援塞工作纪实
2025-07-17 【打印】

  2025 年 1 月 5 日,航班徐徐降落在大西洋东岸的弗里敦机场,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控制室的李哲助理研究员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正式开启了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援助项目的工作。作为该实验室三期项目第四批专家组成员,他将投入到为期一年的援塞传染病防控任务中。

  这一技术援助项目,是中国疾控中心在公共卫生援外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已成为中心支持非洲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标志性工程。项目聚焦于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和突发疫情防控、防疫战略支持、本地人才培养等重要领域。在此次任务中,派出专家人数少,又因为条件的限制,李哲同志将肩负着多项职责,任务繁重。

  2025年上半年,塞拉利昂成为非洲猴痘疫情高发国家,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李哲同志始终坚守疫情监测一线,积极指导实验室塞方工作人员开展猴痘疑似病例样本检测工作,并直接参加实验室工作,所在的中塞生物安全实验室累计检出猴痘阳性样本占塞国检测阳性总量的半数以上,为疫情监测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他还积极参与塞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疫情应对会议,并贡献专业建议。面对突发疫情,他所在的援塞专家组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高水平的能力,树立了中国援外人员“信得过、靠得住”的专业形象。而面对设备逐渐老化、人员短缺等挑战,李哲同志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塞国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了中国疾控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培养塞方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是项目和专家组的一项重要任务。李哲同志坚持“授人以渔”,积极投身当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他除了组织带动实验室的工作,还多次为塞拉利昂大学及厄内斯特·拜·科罗马科学技术大学实习生开展实验室技能培训,系统传授生物安全规范、样本处理流程及核酸检测等技术方法,累计培训逾30人次,为塞方提升传染病病原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深知国际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的重要性,与国际合作伙伴积极交流,上半年累计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发展伙伴会议、塞国卫生部协调会及塞国卫生峰会等国际交流活动30余次,与国际伙伴共商挑战应对策略方案,深度推进中塞在传染病防控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6月,他参与发起并组织了“塞拉利昂-中国被忽视热带病防控学术研讨会”,搭建起了两国专家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平台。

  除了为塞拉利昂传染病防控系统提供专业支持外,李哲还积极为驻塞使馆、中塞友好医院及中资企业驻地提供卫生保障,承担和完成了15次病媒消杀工作,为这些驻地有效防控疾病传播发挥了疾病控制专业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加强与国内派出的援塞医疗队、军医组的协作,时常联合开展工作,也提升了队伍间的凝聚力。

  因为在猴痘疫情防控及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中的突出贡献和专业表现,李哲同志被塞拉利昂卫生部授予“公共卫生贡献奖”。他在工作中不怕吃苦、踏实奉献,用专业和热忱守护着塞拉利昂人民的健康,生动展现了中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的担当。这也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公共卫生援外事业,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与非洲疾控中心和塞国卫生部专家商讨猴痘疫情防控问题

                                   

                                                                           在中塞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猴痘疑似样本检测

                                    

                                                                                    深夜赶往位于郊区的实验室维修发电机

                                 

                                             塞国卫生部首席医学官(CMO)Sartie Kenneh博士为专家组颁发“公共卫生贡献奖”

                                                                                                                                                                           (供稿:传染病所团总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