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所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肠球菌
2010-10-27 【打印】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张建中、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不明原因疾病处置办公室负责人倪大新等参加了会议。出席通气会的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肖永红、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黄留玉以及十多家新闻媒体。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林主持。
  会议围绕我国细菌耐药监测,我国已发现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具体情况以及确保公众免受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威胁等问题进行。据介绍, 2005年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建立了“细菌耐药监测网“,截至2010年,监测网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今年八月,在国际上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后,卫生部立即组织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机构,以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为依托,开展了关于Ⅰ型新德里β-内酰胺酶(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检测工作.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3500多株菌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中,共检出三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景怀琦、王鑫等检出的两株细菌为屎肠球菌,菌株分离自宁夏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另一株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检出,为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离自福建某医院的一名高龄癌症患者标本,该患者已死亡,主要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徐建国所长在会上对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检测到的两株携带NDM-1基因细菌情况做了介绍说明,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徐所长介绍说,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两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后出院。后来在中国CDC传染病所和宁夏CDC合作中,从医院分离患儿的疑似小肠结肠炎标本里,发现了有2株携带了NDM-1耐药基因,后经基因测序证实鉴定为屎肠球菌,目前,对患儿进行跟踪
  检测的结果显示为阴性,患儿健康状况良好。
  他指出,两患儿虽检出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并不一定表明患儿所患疾病由该菌引起。屎肠球菌是人类肠道寄生的正常菌群之一,通常并不致病。人的肠道里面都有这种菌,但它同时也是“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一般在人的机体机能下降,抵抗能力下降,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时才会引起感染,所以把它叫做“条件致病菌”。 屎肠球菌或者肠球菌里发现NDM-1耐药基因在全世界还没有报道过,这是第一次。此次检出的两株细菌在新生儿里面出现,在革兰氏阳性菌里面发现NDM-1耐药基因,意味着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虽然根据现有的数据,我们无法得出结论,但至少说明了该基因的传播范围比我们原来认为的范围可能还要大。
  对于如何确保公众免受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威胁的问题,张建中研究员指出,卫生部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院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并于日前专门召开视频培训会议,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携带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并开展相关调查,尽快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
  通气会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向媒体公布了目前我国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以及今后的应对措施,对媒体的提问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此外,会议还公布了我国目前临床上分离到的主要耐药菌,目前,耐药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