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29日,徐建国院士和孙强正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痢疾国际会议(Shigella International Meeting)。本次会议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比尔盖玆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资助,由孟加拉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主办、阿根廷传染病研究所承办。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美国CDC、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阿根廷、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等32名专家参加。会议针对新发现的血清型问题,讨论志贺菌的命名、分型方法、疫苗发展等问题。
应大会的邀请,徐建国院士作了题为“Laboratory Studies of Serotype Shift of Shigella flexneri in China”的报告。详细讲解了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血清型变迁特点、 Xv 血清型的发现,以及我们最新发现的福氏志贺菌O-抗PEtN修饰。这种修饰方式是除了已知的糖基化修饰和乙酰化修饰外的第三种方式,直接导致菌株表面MASF IV-1抗原的出现。这一发现解决了困扰痢疾界多年的一个问题,即MASF IV-1(E1037)抗原的产生机制及相关菌株的命名,对于痢疾的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大会特邀徐建国院士参加国际痢疾命名工作组,讨论志贺菌命名及分型规则。
孙强正副研究员作了“Serotype Conversion Mediated by Bacteriophages and Molecular Methods for Serotyping of Shigella flexneri”演讲,介绍了福氏志贺菌1d血清型的发现, 以及课题组发展的福氏志贺菌血清型多重PCR检测方法。 这个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兴趣。阿根廷传染病研究所表示要组织评估工作,考虑推广问题。孟加拉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美国CDC等已经开始应用。 会议成立了志贺菌多重PCR 方法评价工作组,徐建国院士和孙强正副研究员应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