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张永振研究员的人兽共患病室团队在病毒起源和进化的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他们对九个动物门的超过220种无脊椎动物标本进行了宏转录组测序,发现了1445种全新的病毒,这些病毒的发现改变了当今病毒学的认识,填补了了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自然》杂志于当地时间11月23日发表了这一重大研究成果。11月24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媒体也迅速进行了报道。
11月23日下午,我所在北京昆泰嘉禾酒店组织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对这篇长文论著进行学术研讨。会议邀请到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二十余人。研讨会由所党委书记卢金星主持,张永振研究员向与会院士和专家们报告了本项研究成果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研讨会视频连线了论文的境外合作者国际知名病毒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客座教授Edward Holmes,Edward高度赞誉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称这项研究是在病毒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挑战了已有的病毒学分类规则,这是他参与合作的研究中最具深远意义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评价,这是一项“改写教科书式的”研究,这份研究对病毒预警、预测有重要作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并指出了科研对于疾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到,一流的疾控需要一流的科研支撑,一流的科研同时也为一流的疾控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学、生物制品学泰斗俞永新评价这项研究非常有创新性,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发现的病毒与已知病毒有很大差异,填补了病毒进化树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工作有着很大的理论创新,在基因结构、基因重排、基因获得与缺失,病毒基因组的多样性、灵活性方面发现很多遗传进化规律,对新发传染病传播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能将病毒分离出来,一旦爆发流行,对疫苗的开发很有帮助。
中国工程院赵铠院士高度赞扬张永振研究员这几年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指出此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以及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今后的疾病诊断和疫苗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庄辉院士充分肯定张永振研究员团队工作的系统性以及良好的国内外合作氛围;认为此项工作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方法学上的创新对未来临床传染病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徐建国院士最后总结张永振的研究员的工作是开拓性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的原创性;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发现大量全新病毒,丰富了病毒的多样性,同时改变了病毒学的传统观念,为认识生命的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