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所张建中研究团队荣获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9-01-28 【打印】

 2018年11月,秋天的画笔为首都北京描绘出一片片红,当下辛苦劳作的人们正翘首期盼幸福时刻的来临。收获面带微笑,背着礼物正一步步地向一直奋战在传染病防控一线的人们缓缓地走来。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1月10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在北京召开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我所作为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病原菌质谱识别鉴定新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荣获二等奖,本所的获奖完成人有肖迪、张建中、卢金星、张慧芳、赵飞、姜海、叶长芸、尤元海、孟凡亮。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双熬红的眼睛,孜孜不倦地努力终获回报,幸福和喜悦伴着曾经的酸甜苦辣瞬间化作一股暖流在获奖人员的心底慢慢流淌。在“诗和远方的田野”上撒播的种子,今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喜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华夏医学科技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由中国医促会主办的医学领域重要奖项之一。本届华夏医学科技奖共评选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1项、卫生管理奖1项、医学科普奖3项。张建中、肖迪研究员团队采用质谱技术进行病原菌分析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高新技术许多是外国人的专利,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微生物质谱识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微生物鉴定技术体系,2008年布鲁克公司微生物识别数据库系统面世,技术开始用于病原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获奖团队是我国最早开始相关研究团队之一,从思维及方法学上创造性地将质谱技术用于重组病原的识别、体液中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国际上率先采用质谱技术进行病原菌分型及溯源分析,并应用于疫情处理,为新发病原的预防控制、重组生物恐怖病原的检测提供了高通量、快速的技术体系,所构建的技术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而且开发了我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并成功进行市场转化,还研发出“病原微生物样本质谱检测生物安全制备试剂盒”,试剂盒系国际首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获奖团队的研究工作体现了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了原始样本、疑难样本检测关键技术进步,突破了外国人设置的研发和关键技术壁垒,避免了“卡脖子”技术对我国的封锁,推动了国产质谱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梦想不会就此止步,昨天的光荣化作今天前进的动力,我们会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去探索迷一样的未知世界。

  

  肖迪研究员代表团队领奖

   

  第一完成单位获奖证书

 

  (科教外事处 张锡永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