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急先锋 移动P3实验室检测队在武汉
2020-02-29 【打印】
  2月27日晚上23:40,队长卢金星将审核后的423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反馈给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和沌口方舱医院。
  这并不是一天工作的结束,接下来他们还要对当天的工作做出总结,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计划,工作到凌晨已是他们的常态。同行的运维保障组成员赵宏群、金铭、李长炜、刘京山等四位同志则在每天实验室检测工作结束之后对P3实验室以及车辆进行维护,对实验物资进行准备,以确保第二天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无论实验室工作到多晚,负责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的肖士林总会给队员们备好加热的饭菜或者一碗热腾腾的泡面,让劳累了一天的他们有热水喝有热饭吃,让队员们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工作。每个人都默默地履职尽职,为打赢这场战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以专业之剑保障一线人员安全
  率领这支检测队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日夜兼程奔赴武汉的队长是传染病所党委书记卢金星同志。作为队长他要负责检测队的各项工作,还受命于中央指导组国家医疗救治队担任武汉体育中心、沌口和汉阳三个方舱医院的协调员,并担任14个方舱医院的感控核心专家组组长,每天往返于多个方舱医院,协调指导医院管理和感控工作,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
  中国CDC移动P3实验室自北京出发、驱车23个小时、于2月5日凌晨抵达武昌体育中心,与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湘雅二院、青海医疗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组建了武昌方舱医院,当晚11:30就开始接收病人。作为第一批方舱医院,大家边工作、边磨合、边总结、边建制,从无序到有序到形成团队,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卢金星作为副院长在医院感染控制、病人出舱流程、样本采集检测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为医院的安全运行出谋划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为武昌方舱医院患者出院提供了及时的核酸检测报告。
  2月17日按照中央指导组国家医疗救治队的统一部署检测队专场到武汉体育中心,承担武汉体育中心和沌口方舱医院的检测任务。2月19日卢金星应邀出席国办组织召开的“轻症患者管理”专题会议,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方舱医院运行管理经验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方舱医院从决策部署到有序运行,关键是党的领导有力、政府保障给力、组织管理得力、各方齐心协力、督导及时助力。并根据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发展趋势提出了多项建议,为提高方舱医院收治效率、统筹隔离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系统控制医院感染风险、提升患者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卢金星作为协调员每天到武汉体育中心、沌口、汉阳等方舱医院调研医院运行状况,分析不同区域风险程度,商讨医院感染控制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分级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对办公区、清洁通道、空气消毒、院感控制、医疗垃圾处理、信息采集、患者筛查、样本采集、包装运输、核酸检测、患者入出舱流程,医护人员出入舱更衣、患者送饭通道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而又专业的指导,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系列专业培训,初步建立起方舱医院管理体系框架。
  为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确保医务人员安全,探明方舱医院的感染风险,制订科学防控措施。2月24日,卢金星邀请军事医学研究院专家组到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商定环境样本监测方案,现场采集样本53份余份,涉及1和2号舱的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抢救室、脱衣间、舱内等空气样本和饮水机水龙头、病人床头柜、病人厕所等。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全部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部结果为阴性,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2月25日,卢金星到沌口方舱医院参加院务会,听取医院运行管理情况,提出病人信息管理、舱内外沟通、出院流程等建议,指导制订方舱各部位表面消毒和效果评价方案,并组织落实。指导采集环境样本20份,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部结果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方舱医院采取的感控措施,行之有效。
  作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疾控先锋和院感控制专家,卢金星在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交锋,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勇于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娴熟地运用科学管理经验,努力降低一线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确保各方舱医院安全平稳运行,为抗疫一线的战友们撑起一把安全的大伞。
  

  卢金星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专题讲座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副院长胡钦勇带队到移动实验室交流防疫工作

    以谨慎之心对待每一份样本
  每份样本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牵挂着无数个家庭的心,牵动着亲人的焦急与等待。做为疾控检测队员,栗冬梅、郑皓、代航、胡锦瑞、彭遥、杨晓雯六位巾帼,她们深知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一旦检测失败,结果有误,做出错误地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提供样本的方舱医院后续工作的开展,还将影响到样本背后的病人、家庭甚至社会。为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安全,在卢金星的指导下,队员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实行一岗双人制,每进行一步,都需要另一个人配合观察,姓名填写是否无误,试剂添加是否准确,体系配制是否正确......每时每刻都需要全神贯注,经常工作到凌晨,每个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谨慎对待每一份样本,准确完成每一步操作,那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也是疾控人的使命和责任。

  2月11日,检测队接到武昌方舱医院的患者标本已是晚上七点多,当做完实验走出实验室已到深夜12点。当时队员们已经十分疲惫,可医院还等待着实验结果,为了避免纰漏,她们核对了一遍又一遍实验数据,最后提交队长卢金星核对,直到确认无误,才出具报告,此时已是凌晨三点。2月12号,全部方舱医院首批33名出舱患者中武昌方舱医院就有28名,每一名都经过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这一标准的严格把关。当队员们看着出舱病人开心欢乐的笑脸,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千里驰援、忘我工作的价值,自豪感油然而生。

  

  检测队员接收来自方舱医院的样本

   

  凌晨3点的移动P3实验室,队员们还在认真工作

   

  2月17日,移动P3实验室转场至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以责任之心做好每一件事
  李长炜是检测队运维保障组中最年长的一位,马上就到退休年龄,这次紧急赴鄂执行防疫任务,他和小他两岁的刘京山再次搭档,驾驶移动P3实验车日夜兼程奔赴武汉。现在他们又承担起中心武汉前方工作组的驾车任务。同行的赵宏群、金铭负责实验室运维。早在2010年,这四名同志就奉命驾驶移动P3实验室紧急援驰玉树,开展灾后鼠疫防控,一干就是三年。10年后,四人搭档又义无反顾地奔赴疫区一线。
  从玉树到武汉,移动P3实验室的每一个零件、实验室运维的每一步操作,赵宏群都了然于心,多年的操作历练和经验,已经让他成为移动P3运维的高手。他每天负责样本的联系和接收,在实验室检测组工作结束后还要对实验室进行检查维护,监测实验室运行状态,对实验垃圾进行清场处理。每天,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金铭同志来自后勤服务中心,他行事稳重干练,不善言辞,却是检测组的多面手,他要协助赵宏群开展实验室运维,还要随时驾车陪同卢金星到各个方舱医院巡查。
  作为前往玉树的老班底,他们深知奔赴防疫重灾区工作的意义。他们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安全驾驶和平稳运维移动P3实验室,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以责任之心做好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回报人民的信赖与期望。10年过去了,无论是10年前海拔3700米的玉树还是今日江汉平原的武汉,他们的使命和初衷始终如一。
  

  运维保障和后勤保障组5名成员

    以仁爱之心护佑生命
  就是这样一个12人检测队,涵盖了从60后到90后的4个年龄梯队,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7岁,这也是疾控队伍建设的真实写照,一代又一代疾控人前赴后继,默默工作于大疫背后。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抗击非典、从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灾后防疫到2010年青海玉树鼠疫防控、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防病云南彝良抗震救灾,每一次的救灾、战疫都少不了疾控人的身影。
  每一次征战他们都义无反顾。他们是与危险病原亲密接触的人,他们在实验室不眠不休,开展检测分析,揪出致病真凶;他们奔赴一线开展疫情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抽丝剥茧,追踪疫情发展脉络。他们的工作悄然无声、鲜有人知,默默奉献的疾控精神却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他们与灾疫的战斗从未停歇。有多少次危及人民健康的疫情被扑灭、有多少次疾控人冲锋在一线,更有多少次实验室的彻夜不眠,这些就是疾控人的工作常态。他们寂寂无闻,当灾难来临却永远冲在最前线。他们是保护人民健康的盾牌,是国泰民安的健康卫士,他们用自己的大爱护佑生命。当人们摘下口罩,尽情地呼吸,开心地欢笑,热情地拥抱,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满脸勒痕,疲惫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党委办公室 夏辉供稿)
附件: